评论丨奥迪广告“翻车”,不能只留下“坑华仔”的记忆
全流程的懈怠麻木、层层失守,才一起把豪车开进“像素级抄袭”的沟里。
5月21日,小满。一汽奥迪与刘德华合作推出的宣传广告,也“占满”很多人的朋友圈。视频中,翠竹苍山、意境幽远。被疫情封闭已久的人心,更向往镜头里的远方和田园。
坐在桌案前的刘德华缓缓开口,围绕小满节气讲出一番人生领悟:“有小暑一定有大暑,有小寒一定有大寒,但是小满一定没有大满,因为大满不符合我们古人的智慧。人生小满不自满,知不足。”有人彩虹屁不断,称之为“汽车广告的天花板”。
品牌广告应该怎么拍?一千人眼中有一千种判断。品牌广告不应该做的事,底线很明确,那就是尊重版权和原创,不能对他人知识成果照抄照搬。
21日当晚,“北大满哥”发视频维权,自述“被抄袭了过亿播放的文案是什么样的体验”。网友点进去才发现,这哪是广告的天花板,简直是抄袭的耻辱柱,文案一字不差全文照搬。
事件引发争议后,奥迪方面已发声明致歉,承认监管不力、审核不严,强调视频由创意代理公司M&CSaatchi提报并执行。M&CSaatchi广告公司也发布声明,深表歉意,并诚恳地向原作者道歉,同时承诺尽最大努力弥补对原作者的损失。事已至此,从流量爆款到丢人现眼,就在一瞬间。
在不少人眼中,这只是乙方坑甲方、甲方坑明星的连环套。刘德华是艺坛常青树,出了名的兢兢业业。正如“北大满哥”所言,刘德华肯定不会去他的短视频里一个字一个字地扒文案。而作为知名车企的奥迪,自然也不愿被打上不尊重知识产权的标签。
照此逻辑,如果给每个环节都发“免责金牌”,板子似乎只能打在代理公司身上。也有人扒出疑似文案创作者的朋友圈,该人大言不惭只是把歌词改成了文案。
其实,神作变“仿作”的闹剧,不只是一环骗一环、最终坑“华仔”这么简单,而是全流程的懈怠麻木、层层失守,才一起把豪车开进“像素级抄袭”的沟里。
近年来,互联网的崛起,极大地激发民众创作热情,却也让复制粘贴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有的自媒体将“爆款”原创文章改头换面,仅靠“洗稿”就能月入百万;“冒名”洗歌的现象愈演愈烈,音乐创作停滞不前;短视频也是抄袭重灾区,不少博主靠炮制雷同视频,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一面是搬运、抄袭泛滥,“恰烂饭”的不义之财赚得容易,另一面是原创者深陷“侵权成本低、维权成本高、举证难度大”的困局。不少官司一拖就是几年,费时费力费心费钱,最后被告获赔金额,甚至无法负担维权成本。让原创者无力,失去对知识产权的尊重与敬畏,创新发展的天空可能彻底坍塌。
此次,奥迪广告“翻车”,不能只留下全网心疼“华仔”的记忆,更多维权者也没有“北大满哥”的幸运,能够通过直接@天王巨星,迅速放大声量引发关注。
在知产保护领域,应当大幅度提高赔偿上限,全面反思侵权、抄袭的认定索赔机制,加强对原创内容保护,对侵权者罚到“肉疼”,给无所顾忌的抄袭者打上耻辱的烙印,才能让原创者的努力不被错付,戳破借“拿来主义”盗用牟利的面具。
“当Andy遇见Audi”的舆论翻车,不能止于下架道歉,还应深入思索闹剧的成因,对“见好就抄”的潜规则彻底说不,让抄袭者得到应有的制裁。
在奥迪广告中,刘德华念的一首诗引发共鸣,“何须多虑盈亏事,终归小满胜万全”。让人颇感讽刺的是,这首诗恰恰是抄袭的实锤。这也给全社会提了个醒,任何行业、任何企业,抄袭剽窃注定会翻车,只有虑盈亏、存敬畏,才能得万全、行长远。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如歌
编辑尹曙光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