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周|爱心接力,一场如潮奔涌的城市善意

时间 • 2025-11-09 00:59:13
城市
文明

2022年8月22日至8月28日

上周,一场秋雨结束了成都连日来的高温,一次热搜则让成都的热度在网络延续了更长时间。

8月26日,#成都免费取水冰柜里的水越取越多#话题冲上微博热搜第一名,并接连引起了三大央媒的关注和报道。话题源自一家火锅店门口的爱心冰柜,本是店家为环卫工人、外卖小哥、交警、建筑工人等有需要的人提供冰水免费领取,谁知,“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故事开始轮流上演,一场爱心接力就此展开。

▲微博截图

今年夏天,成都的善意如潮奔涌:从三环路救火的无名英雄,到制服持刀伤人者的“铲子哥”“牌子哥”,守望相助又挺身而出的平凡人,让更多人看到了庸常生活中亦有英雄的光芒,勇气的迸发,源于城市对于公益和道德的涵养。经历过高温干旱、用电紧张和疫情防控考验的成都,因为这一场又一场的爱心接力,展现出坚韧的城市品格。

一群陌生人不约而同的选择

爱心冰柜的故事,发生在一家火锅店门口。店主赵春艳早在三年前就开始做公益了,遇到困难的路人,可以进来免费吃碗面,环卫工人可以进来休息喝杯凉茶。今年夏天,成都连续多日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她就想到了在店门口放一个冰柜。

“在街头工作的交警、环卫工、外卖小哥非常辛苦,要是有一口冰水喝,也好一点。”赵春艳在冰柜里装满矿泉水,供有需要的人免费领取,得空时也出来看看是否需要及时补充。

没想到的是,最近爱心冰柜里的水不减反增,调取监控之后才发现,这是一群陌生人不约而同的选择。

一瓶水能换一件水吗?这种不等价的“以物换物”却真实发生了。有人取走一瓶冰水,又搬来一件矿泉水放进去;还有人匆匆忙忙提了矿泉水过来,却什么也没带走。

一瓶水值多少钱?有人愿意在盒子里放50元,来表达对店家公益行为的支持。

“川字虽简,却笔笔铁骨柔情”“喝的是冰水,暖的是人心”“感谢一群陌生人不约而同的选择”……经过媒体报道之后,爱心冰柜的故事感动了全国的网友,和重庆筑起“防火长城”的爱心接力一起,被视为“川渝人是有些英雄气在身上的”。

一些涓流汇成的江海

其实,爱心冰柜的故事在成都不是第一例。

在成都市武侯区林荫街南虹村社区,也有这样几台特殊的“爱心冰箱”,里面存放着牛奶、矿泉水、方便面等食物,供环卫工人、困难职工、独居老人、残疾人等免费领取。运行5年多来,已有50多家企业、500名个人捐赠食物,4000余人次志愿者志愿服务,没有出现过“断货”情况,更没发生过一例食物哄抢事件。

▲武侯区林荫街南虹村社区的“爱心冰箱”图据武侯区融媒体中心

成都还涌现过爱心冰柜的“2.0版”。今年夏天高温炙烤,“文明城市爱心驿站”夏日接力大型公益活动吸引了商户、机构单位、协会的陆续加入,为全市户外工作者们提供休息、饮水、纳凉、用餐、应急等服务,让辛苦为城市发展做贡献的人们“热有场所纳凉、渴有饮水供应、累有站点歇脚”。

某种程度上,这样的故事之所以让人动容,不在于某一个人或一家商户的慷慨解囊;而是无论自己是不是直接受益者,哪怕需要自己出钱出力出时间,总有人愿意站在奉献者的位置,为下一个陌生人表达善意。

无穷的时空,无数的人们这样选择,或许就是淬炼而得的城市精神。

有的人进而披荆斩棘,刹那间的果敢出手,换来城市的高光时刻。

8月初,成都“六勇士”合力制伏欲持刀伤人的男子,“铲子哥”“牌子哥”等人的举动令人感动,相关事件被各大媒体先后转载,引发全网关注。

▲成都“六勇士”合力制伏欲持刀伤人的男子视频截图

6月,成都三环路上一辆货车撞击电线杆后起火,紧要时刻,经过车辆纷纷停到路边,十多名“无名英雄”挺身而出,成功将被困司机救了出来。

有的人退而不弃微末,把道德精神、志愿服务精神和人文精神刻在日常行为中。这,也是城市的一束光。

例如,高温之下,电力负荷增大,心疼于电力工人在烈日下的操作,市民自觉调高空调的温度,晒出“花式节电”的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当涓流汇成江海,浪花闪烁的时刻便不令人意外。

一群“文明代言人”带动的城市文明

媒体将聚光灯照在这群平凡英雄身上,并非要将他们竖成丰碑。走下领奖台、走进人群,带动更多市民培养规则意识和文明意识,让“温暖成都”鲜明标识更亮丽,是人们对他们的期盼。

8月26日,成都市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第十四次调度会举行,会议要求,加强高素质创建工作队伍建设,培育一批展现成都人遵德守礼、向上向善人文品格的“文明代言人”,示范带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这是成都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一大亮点:将“创城”和“育人”结合起来。

城市的“文明代言人”,是“平凡之善”“文明先锋”“身边好人”“最美人物”,也是文明公益大使、市民观察员、市民监督员。推而广之,生活在城市的每个人都可以是“文明代言人”。

在街头、景点、小区院落、火锅店、楼宇等各种场所,在就餐、出行、遛狗、扔垃圾等种种生活场景,都可以是践行文明的“此刻”。此刻,人人立身以德;此刻,城市不是冰冷的机器,而是有温度、有品格、有精神的生命体。

据“文明兴蓉”平台数据显示,成都市注册志愿者突破300万人,每天约有3万人次参与文明实践或志愿服务活动,日均开展活动数量超过800场。截至目前,成都共建成332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位,将一场场具有“成都味儿”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送到市民家门口。

▲“文明兴蓉”微信小程序截图

风雨来袭时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承平顺境时毫不懈怠、奋发进取

城市奔涌的善意

亦是城市抵达文明典范的载体

红星新闻记者钟茜妮

编辑谭王雨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