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出台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条例
2022年10月25日,成都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
《成都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2年8月30日由成都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八次会议通过,2022年9月30日经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批准,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这标志着成都市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将纳入法治化管理轨道。
什么什么样的镇、村能成申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成都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又将如何被保护?
建立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机制
城市、镇、村的历史文化遗存是见证其形成与发展的重要载体。成都作为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据成都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成都市现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7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0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1个、中国传统村落10个、省级传统村落23个。此外,成都市还命名了市级历史文化名镇10个、历史文化名村12个、传统村落38个。
这些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已有《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和《四川省传统村落保护条例》予以保护,但针对市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的专门性立法尚属空白,实践中还存在责任不清、保障不足、措施不力等问题。
该负责人表示,《成都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从申报认定、保护利用、法律责任等方面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作出规定,初步建立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机制,有利于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资源的挖掘、传承和转化,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将严格按照保护规划控制商业开发规模
根据《条例》,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的保护应当遵循统筹规划、传承发展、合理利用、多方参与的原则,并重点保护三类内容,分别是: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的传统格局、历史风貌、人文环境;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所依存的地形地貌、河湖水系等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所依存的文化生态。
哪些镇村(社区),可以申报市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根据《条例》,满足三项条件之一,可以申报市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分别为:
存在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或者传统建筑等较为完整的历史遗存;保留着具有特色的地形地貌、传统格局、历史风貌;保留着具有历史影响的工程、产业、事件或者人物相关的要素,或者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哪些村(社区),可以申报市级传统村落?也需要具备三项条件之一:保留着一定数量的传统建筑或者具有川西林盘等独特风貌;原有的地形地貌、山川水系、传统格局等保存基本完整;拥有一定的历史遗存或者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地域文化或者民族特色仍在村民中活态传承。
此外,根据《条例》,市和区(市)县人民政府应当统筹推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川西林盘保护修复等专项工作,将市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发展利用纳入本级文化旅游发展规划,鼓励开展文化创意、休闲度假、乡村旅游、开办展馆和博物馆等特色经营活动或者公益活动。
但市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的发展利用,应当遵循保护与利用并重的原则,注重保护整体风貌,严格按照保护规划控制商业开发规模。
《条例》还提出,市和区(市)县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当保护本土建筑特色和传统建筑建造技艺,为工匠免费提供传统建造技艺培训、指导和服务。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古建筑维护、修缮相关专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的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传统建筑、古树名木或者红色资源。
红星新闻记者王垚
编辑柴畅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