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拟退出川大智胜股东,转让持有的全部股份

时间 • 2025-11-03 16:13:55
公司
上市
大学
转让
四川

高校退出上市公司又添一家,四川大学将从川大智胜(002253.SZ)股东序列中退出。

川大智胜12月15日午间公告称,四川大学拟通过公开征集转让的方式转让持有的1572.48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6.97%,转让价格不低于15.78元/股。

据川大智胜公告,于9月29日收到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四川大学的书面通知,四川大学拟通过公开征集转让的方式协议转让其持有的公司1572.48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6.97%。截至公告日,四川大学为公司第三大股东。本次公开征集转让完成后,四川大学将不再持有川大智胜公司股份。

四川大学将退出川大智胜股东

川大智胜的前身是四川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以自有资金投资组建的图像图形研究所,董事长游智胜从1983年起在四川大学计算机系任教。2000年左右,游志胜组建企业研发“空管自动化系统”,并孵化出上市企业川大智胜。

川大智胜是我国空中交通领域主要的技术、系统和服务供应商,公司2008年6月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其主营业务包括航空与空管业务、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及“人工智能”业务,其中空管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厂商首位。

根据川大智胜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98亿元,同比增长10.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34亿元,同比增长35.48%。

据悉,此次转让属于高校类上市公司改革的范围,2018年5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高等学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高等学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坚持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方向。在此背景下,不少高校上市公司纷纷加快改革步伐。如今年1月,复旦大学将复旦复华(600624.SH)1.28亿股无偿划转给上海奉贤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今年11月,中山大学将中大控股100%股权无偿划转给广州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根据教育部要求,高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在2018年先行试点,于2020年全面推广,到2022年底,原则上完成改革。本轮校企改革主要采取关、停、并、转、留等方式,上市公司则多采用“转让”的方式,学校不再担任上市企业股东。

据红星资本局初步统计,“高校系”上市公司最多时超过80家,涉及A股、港股、新三板等市场。以A股为例,仅清华大学最多时有超过10家A股上市公司,北京大学也超过5家,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也有多家,目前已经陆续退出或者正在退出。

红星新闻记者李伟铭实习生强亚铣

编辑白兆鹏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