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节评论|管他一孩二孩三孩,先让人简简单单“做个小孩”

时间 • 2025-10-28 00:11:13
孩子
他们

今天,我们是否可以蹲下身来,试试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呢?

儿童节前夕,国家送上了一份关于孩子的礼物——“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每个配套支持措施”,从单独两孩、全面两孩到三孩,政策趋势非常明显。

网络上,人们热议的话题是“三孩时代需要怎样的配套措施”“如果我有三个孩子……”,很明显,大家都是从成年人的角度来思考的。可是,今天是儿童节,我们是否可以蹲下身来,试试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呢?

不久前,我刚上小学的孩子因为学习压力大,在家闹脾气,我安慰她说:“学习是很辛苦的,每个小朋友都是这样的,再坚持一下就好了!”万万没想到,她的回答是:“我要是没出生,就不会有这么多事了。”我顿时哑口无言。一个人生才刚刚起步的孩子,就已经有了“厌世情绪”,这让人感到震惊又苦涩。

没错,人们生育孩子,可是却从没问过他们愿不愿意出生。无论是生一个、两个,还是三个孩子都是如此。他们来到这个世界,按照成年人制定的规则生活,可是却没人洞悉他们本真的内心世界。表面上看,现在的孩子衣食无忧,受尽宠爱,应该是再幸福不过了。可是,仔细想想,却未必如此。

大多数孩子刚懂事,甚至可能还没懂事就被甩进了激烈的竞争赛道。还没来得及体验天真烂漫的童年,早早就被各种培训班、兴趣班圈定了身影。你很容易找到三岁识字上千、五岁会背古诗百首的“牛娃”,但却很难找到一个摸鱼抓虾、爬树疯玩的孩子。用尼尔·波兹曼的话来说,童年消逝了,孩子们提前进入了成人世界。

在家庭里,他们被迫早早“营业”,投入到学习中。在社会上,他们必须小心翼翼,避免引发他人不满。这些年来,“熊孩子”这个词特别流行,只要孩子在公共场合有一点逾矩的地方,就会被贴上“熊孩子”的标签,拉到舆论场上大肆挞伐。

前两年,还曾流行过一类“感人”新闻,比如,一位妈妈在带一岁孩子乘坐飞机时,给同机乘客每人准备了一份礼物,包括耳塞、糖和一张道歉卡,因为担心孩子哭闹会打扰到其他乘客。网友们纷纷称赞这位妈妈“素质高”。可是,哭闹是婴儿的天性,这是他们与世界交流的方式。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哭成了一种“原罪”?在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之前,就需要先道歉,孩子到底做错了什么?如果连一个孩子的天性都难以理解,又怎样面对两三个孩子呢?

未成年人的大脑发育不完全,控制情绪的能力相对较差,无法像成年人那样理性思考,也不可能从不哭闹、发脾气。况且成年人也会偶尔失控。当孩子情绪失控的时候,成年人本应秉持善意,去引导孩子控制情绪,而不是立刻打上“熊孩子”的标签,冷嘲热讽。然而,这些年来,社会舆论对孩子的宽容度似乎越来越低了,很多人习惯于用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却没有耐心从儿童的角度去理解他们。

“三孩”时代就要到来,每个家庭都可能生育更多的孩子。但是,生育之后还有养育。在儿童节这样的时间节点,人人都会表示要“关心爱护”孩子。可是如何对待孩子,从家庭到社会的善意,都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对孩子多一点宽容,多一点理解,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给他们一个适合成长的环境,这才是最实在的爱护。即使给不了孩子“无忧无虑的童年”,也请尽可能地还给他们一个“童年”,无论一孩二孩或三孩。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土土绒

编辑尹曙光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