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草局:今年全国记录到越冬水鸟172种505万只,为迄今最高纪录

时间 • 2025-11-04 11:57:10
增长
数量
记录
野外
野生动物

6月2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召开野生动物保护及国际合作成果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林草局动植物司司长王维胜介绍了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成果。他表示,我国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呈现总体恢复增长和栖息环境不断优化的良好发展态势。

▲国家林草局动植物司司长王维胜

据悉,我国大熊猫等100多种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种群稳定增长。大熊猫野外种群从上世纪80年代约1100只增长到近1900只,栖息范围不断扩展和优化,《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已将该物种从“濒危”等级调降为“易危”等级。建立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公园内东北虎、东北豹数量分别从2021年的50只、60只增长到70只、80只左右。亚洲象野外种群从1985年的约180头增长至超过300头。朱鹮野外种群数量由1981年重新发现时的7只增长至7000只以上。海南长臂猿野外种群数量从40年前的仅存2群不到10只,增长到7群42只。白头叶猴野外种群从上世纪末约600只增长至1300只以上。滇金丝猴野外种群从上世纪末约2150只增长至3800只以上。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的蓝冠噪鹛从2006年约200只增长到约600只。藏羚羊野外种群由上世纪90年代末6万-7万只恢复到超过30万只。

王维胜特别提到,我国集群鸟类种类、数量均明显增加。鸟类是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重要指示生物,“环境好不好,就看鸟多少”。据2024年全国908个水鸟集群越冬区同步监测结果,共记录到越冬水鸟172种,总数量达505万只,为迄今为止全国范围内越冬水鸟同步调查监测数量的最高纪录。其中:鄱阳湖记录到水鸟67种、59.9万只,洞庭湖记录到56种、20.4万只,云南拉市海记录到36种、7.2万只,贵州草海记录到46种、3.5万只,安徽升金湖47种、6.3万只,福建兴化湾47种、3.3万只,杭州湾43种、4万余只。

此外,王维胜介绍,随着野生动物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和生态环境稳步向好,很多区域以往消失的野生动物重新出现,还有很多区域不断发现新分布野生动物种类,表明生物多样性丰富度逐步上升。

红星新闻记者胡伊文北京报道

编辑潘莉责编魏孔明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