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师商城遗址近30年“钉子户”终拔除,遗址占压问题为何难解决?

时间 • 2025-10-29 03:14:46
拆除
遗址
保护

3月30日,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获悉,困扰偃师商城遗址遗址保护近30年的“钉子户”问题日前悄然解决,该遗址东南角一处民房被拆除,腾出的地方“还”给了商城遗址考古工作站。

日前,偃师当地某自媒体曾发布相关消息,称3月9日上午,商城街道办组织人员机械拆除位于塔庄桥北的停用建筑物,为打通向东道路做准备,消息配有几张正在拆除的民房照片。

记者注意到,这片位置恰巧位于偃师商城遗址的东南角。随后,记者向一位在偃师商城遗址工作的考古队员求证,对方回应称,正在拆除,确有其事。

▲红圈部分为被占压的遗址范围

记者获悉,这处停用建筑物是一座废弃的宾馆,占压偃师商城遗址东南角近30年之久。“宾馆的位置刚好位于一处城墙拐角处,影响了考古队对城墙、护城壕以及附近的古代湖泊的勘探。”

▲拆除现场

记者了解到,偃师商城遗址是第一个商代都城,是目前夏商时期布局结构最清楚的都城遗址。尽管遗址保护面积多达190万平方米,但约三分之二的面积都被占压了,能进行考古工作的面积只占三分之一。

为了进一步保护这处遗址,从2013年开始,偃师市就计划搬迁遗址保护区内的村庄、电厂,穿过遗址保护内的国道也将进行改道。2019、2020年两年共腾挪占压遗址的建筑物42万平方米,进入2021年至今,也已腾挪了13600平方米。

“考古是长期系统的工作,对遗址妥善加以保护是所有考古工作开展的前提,以前对遗址的蚕食、侵占很严重,现在开始走回头路了,知道保护了,我觉得是好事。”一位考古工作者告诉记者。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目前国内大多数遗址都存在被占压的问题,并非违章建筑,而是在遗址被发现前就有民居存在,随后才被公布成文物保护单位。

▲偃师商城遗址平面图

“因遗址被占压从而引发问题最典型的就是殷墟。”他介绍,2018年安阳警方通报的发生在殷墟的一些文物被盗案件,就是从占压遗址保护区的现代建筑的内部进行盗掘,从外面也看不见。此外,占压的地方人们的日常生产活动也会对遗址产生破坏。

在他看来,偃师商城遗址保护区此次“钉子户”的拆除,对文物和遗址保护具有示范意义。

不过,目前在国内遗址保护领域,解决遗址被占压的问题依然困难重重。首先就是拆除建筑物成本太高,并不是每个遗址具备成立大遗址公园的条件,经费是一大问题,不仅如此,有的遗址范围划的很大,执行起来数量太多,也很困难。

“现在普遍的做法就是不让在遗址上再盖新的建筑,老建筑有条件拆就拆,没条件的只能搁置。”

来源:大河报